【啟示錄】
隨時體會,用心去感受別人,是不會吃虧的。
靜思語:脾氣嘴巴不好,心地再好也不能算好人。 話多不如話少,話少不如話好 。
啟示錄,是一種體會。
"不是"一種讓人去聯想到底是誰..的啟示。
和人聊天的時候,其實對方再說話的時候,停個幾秒~凝聽對方講完再發言也不遲。
年紀的差距,不是重點,而是思想上隨時去體會別人的感受才是成熟的表現。
有些人,可能停止說話,也許是再衡量著甚麼~
有些人,可能停止發言,也許是仔細聆聽對方說話~
有些人,可能停止說話,也許是不高興著甚麼~
有些人,可能停止發言,也許認為話題不感興趣~
等等等等.....
有一次,無意間看到Facebook上有人寫道:
【證嚴法師靜思語】
脾氣嘴巴不好,心地再好也不能算好人。 話多不如話少,話少不如話好 。
以前咩桑也許看到這句話時,一點感覺都沒有....
但最近經歷了一些事情,以及檢討自我行為與思想~沒想到在這樣偶然的機會下看到了這句話
感觸良多呀...
假設
A和B是好朋友,
A:我把他當作我最好的朋友!!!他為甚麼要背叛我??
我明明對他那麼好~!他為什麼要這樣對我???(泣)
B:.......
也許當下B不說話,或許有幾種可能~
B認為,對!A你明明對他那麼好~他為什麼要這樣??
或者
B認為,你都不知道你常常拿他開玩笑或不聽他說的任何建議...等等難道你不知道嗎???
一種是認定你;另一種是否定你。
我的想法是,
也就是說,沒甚麼心機的人,即使脾氣不好而發牢騷~或不自覺開別人玩笑~
或許,多多少少也導致得罪別人的原因之一。
所謂的"好事不出門;壞事傳千里"
做了非常多的好事~也抵不過做了一件或許是壞事的事情....
想一想,真的很可悲...因為人心無法看透的關係~
在人的世界裡,往往七原罪牽絆著彼此,每一個人都有不可碰觸的脆弱地帶,
也難怪證嚴法師說的話,也許當下還不了解此話的意義~
等到深刻體會後,每句話真是意義深遠阿~~~~~~~
留言列表